2010-02-04

切尔诺贝利2——第一个十年

如果热气造成水泥板裂开
现场1,400公斤的铀跟石墨混合物
只要碰到水就足以引发新的爆炸
接下来的连锁反应
将引发可比原子弹威力的爆炸
我们的专家研究爆炸可能
推断这次爆炸威力
将高达3到5百万吨
离切尔诺贝利320公里的明斯克
将被夷为平地
整个欧洲将无法住人
——《抢救切尔诺贝利》

虽然苏联甚至全世界都倾尽全力来防止,但是时间实在是太仓促,加上一些政治上的原因,1986年5月12日凌晨4点26分,也就是第一次爆炸16天以后,恐怖的第二次爆炸终于没有避免。

明斯克和基辅当即从地球上消失。整个地球都在颤抖。

当天,整个欧洲的7亿人开始撤离。多长时间内必须撤离的判断已经毫无意义,时间越短损失越小。更可怕的是,没有人知道什么地方才是安全的,做出完整的评估至少需要数个月的时间,欧洲没有时间等待。

戈尔巴乔夫当即宣布动用一切力量将全苏联居民迁移到苏联的亚洲部分,并建议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同迁移。5月20日,列宁格勒、莫斯科成为空城,大量重型设备和文物无法迁移,留在辐射污染区内。事后苏联发现有部分公民涉险投奔西欧,但是没有公布具体数字。按照西方的统计,叛逃到西方的苏联公民近百万,死在途中的人数无法统计。

几个靠近欧洲的加盟共和国趁机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投靠西方。考虑到强制让这些国家的国民迁移到西伯利亚很可能要经过重污染区,会引起国际谴责,加上自身难保,最高苏维埃未对独立声明发表任何看法。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在几个小时之内决定自己的出路。好不容易有机会摆脱苏联的统治,加上穿过污染区远迁西伯利亚实在是太不现实,在未经任何交涉的情况下,全部决定跟随西欧一同行动。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瞬间瓦解。

西欧国家有几条可能的出路——东、南、西。向东进入苏联显然是不可能的,欧洲人也不大愿意南下非洲,只剩下横跨大西洋投靠美国一途。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分别发表声明,将全力帮助欧洲移民,并呼吁全世界放下纷争援助欧洲。

爆炸12个小时之内,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船只——不论军用还是民用——全部聚集在欧洲海岸,在美国的协调下,全世界的飞机也比较有秩序地从欧洲运出乘客。所有卫星都在关注欧洲。按照预计,撤离全部欧洲居民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美国用无人飞机和巡航导弹在重污染区上空抛洒阻滞剂,中和辐射并迫使辐射尘沉降,阻止其扩散。因为飞机和导弹上的电子系统会被辐射破坏,抛洒作业只能在平流层完成,准确度很低,效果很不明显。

因为欧洲的农产品很可能已经受到污染,所有食品全部从美洲、亚洲和大洋洲运来。

欧洲秩序大乱,抢劫强奸杀人已司空见惯。军队和警察被授权当场击毙暴乱分子,但是收效并不明显。在某些地方甚至发生了军队和暴民的枪战,伤亡无人统计。

绝对数量不少的欧洲居民坚持留在欧洲决不离开。

6月1日,移民仍在进行中,意大利以东地区辐射已可短时间内致命。

7月1日,移民仍在进行中,德国以东地区辐射已可短时间内致命,整个欧洲的电子通讯处于半瘫痪状态,移民速度明显放缓。

9月23日,法国以东地区辐射已可短时间内致命,欧洲电子通讯完全失效,飞机已经不能到达欧洲。美国估计欧洲仍有1.1亿人(不论生死)。

10月5日,美国等国家宣布大规模移民停止,累计运出约5.2亿欧洲人到相对安全的地区,欧洲移民的主要去向是:美国,2.2亿;加拿大,1.8亿;澳大利亚,1亿;亚非拉国家,2,000万。欧洲仍有一亿人,估计已经全部死亡。苏联称国内安全区有1.5亿人,其余人口死亡还是叛逃暂时无法判断。

对事件的评估全面展开,1987年2月,初步评估结果——《切尔诺贝利报告》公布,这就是有名的CR-1987

报告称,爆炸过程大致是:四号反应堆内的核燃料岩浆遇水产生剧烈爆炸,引爆了近在咫尺的五个反应堆,这五个反应堆里的核燃料加起来有四号反应堆的23倍。反应堆的爆炸引发了某些物质的聚变,聚变反应又引爆了乌克兰地下核武库的核弹头,再加上一些尚不明了的原因,爆炸的威力和辐射远远超出之前的估计。

1986年底,爆炸和辐射导致的非正常死亡约1.7亿,到1990年底估计达到2亿。整个欧洲数万年内将不可居住,物质损失无法计算。全球水中的辐射高出事件发生前50~100倍,大气中的辐射高出50倍,而且还在继续升高,所有电子设备和通讯都受到影响。辐射仍在继续扩散,还没有找到应对的办法。

评估结果中有一幅世界地图,上面用红黄蓝标示出各地区受污染的程度。完全不可居住的红区包括整个欧洲,与欧洲接近的苏联地区,中东部分地区和北非,大致是以切尔诺贝利为中心3,000公里的范围;不适合居住的黄区东到新疆以西,南到中非,还包括广大的附近海域,大致是切尔诺贝利为中心3,500公里的范围;其他地区是受污染较小和未受污染的蓝区。

报告指出,红区的污染目前没有办法消除,黄区在适当处理后可以接近正常地居住,但是长时间的影响仍无法预计。

1987年3月,所有国家一致通过核武器销毁条约,条约要求在一年内销毁所有核武器并永不研制。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所有核电站接受严格检查,在对核能发电重新评估前禁止新建核电站。

1987年4月,苏联境内辐射病大规模爆发,苏联称死亡人数愈百万,向世界求援。医学界认为这种病不完全是由核辐射产生,具体原因不明。这种辐射病被命名为切尔诺贝利辐射病,简称C辐射病。

1987年5月,苏联医学家宣称C辐射病会通过不明途径传染。全球大哗。几乎同时,C辐射病在欧洲移民最多的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小规模爆发,同样找到了传染的证据。

1987年7月,黄区内开始修建隔离墙,防止红区内的动物将污染带入黄区。红区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大片辐射云,并迅速连接、扩散。

1987年8月,美国爆发游行,要求政府隔离欧洲移民。其他国家群起响应。

1987年10月,澳大利亚通过欧洲移民隔离法,其他国家纷纷效仿。

1988年3月,苏联宣布国民经济接近崩溃,请求西方援助。西方同意在苏联主动推行民主化的前提下进行援助。苏联接受。

1988年7月,根据联合国的调查,苏联境内人口只有1.2亿,22个月内损失的3,000万人苏联无法解释原因。

1989年5月,在联合国的监督下,苏联举行全民公投,刚成立的新党胜出,苏联共产党下台。红区基本上被辐射云覆盖,卫星难以观察到地面情况。

1990年2月,瑞典一个中型核电站原址突现大量辐射,怀疑反应堆发生爆炸。虽然CR-1987已经预计到欧洲大撤离时匆忙关闭的核电站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核弹头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爆炸和泄露,但是当时预计这种情况在1995年才会出现。

1990年5月,美国派出以欧洲移民为主的约一千人的工程队进入红区,试验性地解除和销毁红区内的核设施。工程人员使用了刚刚研制出的防辐射装置,可以抵抗相当于核爆中心强度的辐射。整个过程估计耗时2个月,携带的补给足够使用一年。行动代号"火栗"。

1990年8月,火栗行动人员无一返回,美国数次派出搜寻队,一去杳无音信。

1990年9月,苏联新党称苏联共产党仍然可以控制军队,新党无法掌控国内局势,请求联合国支援。

199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7%。

1991年8月,火栗行动人员及搜寻队无一返回,行动宣告失败。火栗行动共导致1300人失踪,估计全部丧生。由于红区内电子通讯完全失效,具体情况至今仍不明了。

1992年4月,美国一核物理学家发表论文称,在极端情况下,某些物质会释放出一种能量微弱但穿透力极强的辐射,这种辐射以前无法观测到,并且目前完全无法隔离或阻止。动物实验的结果,这种辐射造成的伤害和在苏联、美国发现的C辐射病非常相似,并且同样会传染。这种辐射被命名为切尔诺贝利辐射,简称C辐射。

1993年5月,发现C辐射的核物理学家死于C辐射病。仍然不知道C辐射病为什么可以传染。

1994年2月,欧洲移民联盟成立。

1994年3月,欧洲移民联盟改称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向联合国申诉欧洲移民在各国受到不公正待遇。

1994年8月,联合国牵头召开会议,商讨欧洲移民的永久安置问题。

1995年3月,苏联新党宣布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已经控制了军队,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正常运转。苏联解除紧急状态,放弃沿用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经济市场化,同时改国名为大俄罗斯联邦,允许非俄罗斯人离开——实际上他们已经无处可去。

1995年5月~10月,联合国就欧洲移民安置问题举行多国联合公投。公投结果是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部非洲、蒙古、新疆等地区划出部分土地给欧洲移民重建国家。

1996年3月,第二次欧洲移民开始。

1996年4月26日,全球各地用各种形式纪念切尔诺贝利事件十周年。第二份事件评估报告公布,称为CR-1996

报告详细记录了这十年的全球历史,上述记录几乎全部来源于CR-1996。

经济方面,由于欧洲经济崩溃,西方国家难以为欧洲移民提供足够的生活必需品,食品、服装和通用药品等一直被视为低附加值的商品价格日益提高。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由于受到影响最小,加上靠出口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赚取了大量美元,经济总量已经接近甚至要超过美国。

金融方面,欧洲金融体系瓦解,美国为保证欧洲移民的基本生活大量抛洒美元,造成美元贬值。但是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对美元仍然抱有信心。随着中国的崛起,人民币逐渐成为唯一可以和美元抗衡的硬通货。中国政府虽然放松了金融管制,但是仍未完全放弃,这使得人民币地位尴尬。同时,黄金又重新大量作为货币出现在金融市场上。国际货币市场美元、人民币、黄金三足鼎立的格局形成。

科技方面,核物理研究盛极一时,但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各国严格管制放射性材料,各研究机构的实验都难以进行,核物理又慢慢衰退下去。由于电子元件容易被日渐增强的大气辐射干扰,对量子计算机的研究被提上日程。量子计算机的原型已经出现,研究人员称有信心在十年内普及。

军事方面,由于全球普遍性的经济困难,各国都缩减了军费开支。大量军事设施被改为民用。



先写到这里吧,好难编啊。什么时候有兴趣了再来写十年,呵呵。

2008/5/9 22:52:04发表于
重新发表,希望能找到一点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