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8

3D视频还差临门一脚

所谓3D立体电影,就是指除了上下和左右两个维度以外,还加上了前后这个维度,也就是画面有纵深感。
现在的3D电影(或者再把范围说大一点,3D视频和3D游戏),虽然有红绿、偏振、高频液晶等几套方案,但目的都是一样的:让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有少许差别。但是这和现实中的立体视觉还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

现实中,人眼的立体感,或者说距离判断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是上面说的3D电影所模拟的,两眼看到的图像的差别。看离眼睛十厘米的物体,两眼视线相交成一个很大的角;远处,视线相交成一个很尖的锐角;再看向远处视线就接近平行。如果物体不在视线相交的距离上,就会出现重影。人靠判断视线夹角判断距离。
二是焦距,也就是大光圈的相机模拟出的景深效果(现在流行的说法叫做背景虚化)。为了让不同距离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晶状体可以调节屈光度。不在焦距范围内的物体会变模糊。人靠判断晶状体的屈光度来判断距离。模拟这种效果成本较低,并且一只眼睛也能看出立体感。
三是透视效果,也就是近大远小。这个最简单,所以简笔画也能反映出这种立体效果。但是在物体大小无法判断或者判断错误的时候,透视效果就失效了。如果把眼睛看成硬件,脑子里的处理看成软件的话,透视效果是纯软件过程,不需要硬件参与。
实际上,这三种方法——视线角度和焦距的调节、大脑的判断是同时进行的。

要模拟现实中的立体感,问题在于上面说的一和二现在还无法兼顾。
看3D电影,由于左右眼看到的图像有所差别,你必须调节视线夹角来让主体没有重影,同时主体也正处在焦距上,是清晰的。而与主体距离不同的物体,则应该有重影,同时是模糊的。
但是这和日常生活中的调节是不同的。因为屏幕毕竟是个平面,与观众的距离是固定的,所以观众不用也不能调节焦距。也就是说,调节视线夹角和焦距这两个本应同时进行的动作被迫分离了。好在根据我的经验,这种分离比一手画圆一手画方要容易适应,花个几分钟就可以了。但是连续几个小时的分离状态还是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更大的问题是,什么是主体,观众和导演的看法可能不一致。通常,近处的人物是主体,远处的物体是背景,但是如果观众对背景更感兴趣,麻烦就来了。你调节视线夹角,让背景没有重影,但是不管你怎么调节焦距,背景都是模糊的,同时,近处的人物出现了重影,却很清晰。这时,画面显得支离破碎,所谓的“代入感”就被破坏了。你只能跟着导演,他让你看什么你就得看什么。
有时,画面中可能出现几个距离不同的主体。这时,为了避免上面的情况发生,导演让这几个主体都是清晰的。这时,看上去的感觉几个主体是竖在你面前不同距离上的纸片片,没有厚度,感觉很奇怪。这种感觉,与其叫立体感,不如叫层次感。
同时,在现实中,物体距离的变化总是连续的,逐渐远离或者逐渐靠近,所以视线夹角和焦距的调节也是连续的,不会发生跳跃。而电影里都有镜头切换,一个镜头切过来,你必须很快调节视线夹角,同时保持焦距不变。这个动作在现实中是从未有过的,而看3D电影时则经常发生。一旦你的调节没有跟上来,或者调节错了,画面就会变得很奇怪。

3D视频,还差这最后几步。

2010-01-14

Google那盘很大的棋

Google在官方blog上称其受到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暗示攻击来自中国政府),并宣布要在中国建立一个不经审查的搜索引擎,否则将关闭其在中国的网站和办事处。
显然在中国建立一个不经审查的搜索引擎是绝无可能的,所以Google的声明就是要关掉中国分公司。
2006年成立的Google中国分公司(称为谷歌)建立了一个墙内的经审查的搜索引擎,这种被认为是协助网络封锁的做法受到了各方的谴责。
四年里,谷歌顶住各方压力坚持了下来,却一步比一步更艰难,直到今天,终于忍无可忍了。

但是为什么是今天?

事件的导火索是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有消息称来自上海的Google办事处)。但是既然没有得逞,这样的技术问题对Google来说并不是十分严重。

Google虽然强大、神奇、不作恶,但毕竟还是一家企业,也是为了盈利而存在的。
Google的这篇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声明表明,Google认为中国这个看上去巨大的市场是无利可图的,甚至是入不敷出的。

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根据路透的报道,周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一名顾问表示,希拉里下周将宣布一项科技政策,帮助其它国家的公民查看未被审查的互联网内容。希拉里为此还同Google、微软和思科进行了会面。
请注意思科!它是中国网络审查系统GFW的最大供应商。
显然,思科要参与GFW这样的重大政治工程,没有美国政府的许可(至少是默许)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关乎美国的国家安全。
美国政府对GFW的态度从默许甚至纵容变成今天的反对,是有原因的。
美国最怕的是什么?一个像苏联那样强大的独裁国家。所以欧洲日本虽然强大,却少见美国采取政治手段进行压制;朝鲜伊朗虽然独裁,只要不搞核武器,美国也懒得理睬。
20年前的天安门事件虽然震惊世界,美国也并未采取足够强硬的手段来制裁中国,因为那时的中国还不够强大。
这20年里,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使得今天的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民主气氛似乎有所好转。所以美国也一直对中国采取合作的态度。
近两年来,中国的政治气氛急转直下,一个美国害怕的东西终于诞生了。

这一次,是美国政府通过Google告诉中国政府,我的底线快要到了,你不要逼我出手。
是不是有点阴谋论的味道?

下一步会怎么样?
Google已经摊牌,打破了游戏的潜规则——GFW不存在
几年来,多少网站像Google一样吃了GFW的哑巴亏,但是很少有人正面公开谴责过它,因为它并不存在。
这样的一致口径很可能来自美国政府的授意。美国不希望与中国政府敌对。
中国政府也从来没有正面承认或者否认过GFW,但是今天,这个问题被Google正面提出,已经无可回避了。
如果因为这件事情GFW全面屏蔽了Google,就是默认了自己的存在,美国也必须对中国提出诘问和制裁。
这个公开声明把大家都逼上了绝路。
GFW将何去何从?
没有人知道。
决定权在中共手里,而你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看到了共党的底线。

2010-01-01

2010大事记 实时更新

希望开心的事情多,不开心的事情少;进步的事情多,反动的事情少
预计事件:
  • SPDY?Google的新协议不知何时能开始实用
影视:
  • 钢铁苍穹。我喜欢阴谋论

回望2009

  • 金融风暴余波
  • GFW
  • 不温不火的流感
  • 5.10,邓玉娇
  • 5.12,汶川地震周年
  • 6.4,六四二十周年
  • 6.18,石首抢尸
  • 6.25,Michael Jackson去世
  • 7.5,新疆骚乱
  • 10.1,共产党执政六十周年
  • 11.9,柏林墙倒塌二十周年
  • 12.25,执不同政见者、《零八宪章》主要起草人刘晓波被判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好像他以前是有政治权利的)。这一天是圣诞节
IT:
  • Windows 7
    微软靠Windows 7走出了Vista的阴霾。虽然我并不认为Vista怎么差,7怎么好
  • twitter
    一个简单、嘈杂的网络应用竟能如此火爆,大概是因为它满足了人类表达和交流的原始欲望

  • SaaS、网络数据同步开始普及,连输入法(搜狗)和大型3D游戏(OnLive)都开始走入云端。ChromeOS更是把云的概念推向极致
  • 实时网络
    friendfeed、Google的实时搜索,Wave的逐字符显示,PubSubHubbub协议(真拗口),实时网络甚至已经开始蔓延到移动设备上
  • Android
    Android元年,从Dream到Nexus One,Android的进化让人叹为观止。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到了,未来的移动设备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 GFW
    中国互联网从未如此黑暗。GFW已不再是针对少数人,而是人尽皆知、人神共愤
  • 版权
    BT、视频网站纷纷倒闭。免费午餐真的要结束了吗?
  • M8
    虽然和iPhone、Android、wm甚至Symbian这样的巨头相比仍然不值一提,但是M8已经是国产手机中的绝对旗舰
希望:
  • 武广高速铁路和波音787
    多年的期待终于开始接近现实
  • Google Wave
    Wave让众人激动,但离成功还很遥远
  • Office 2010
    测试版已经足够让人激动